5月7日上午,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在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8号会议室隆重举行。我们院长米彦青教授当选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冯文开教授当选为研究中心办公室主任。“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是在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重大战略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我们人文社会科学综合实力,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高端领军...
5月7日下午,122大阳城集团网站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研究中心揭牌仪式暨学术研讨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发展分论坛于北校区学术会议中心6号会议室顺利举行。本论坛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院长米彦青教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哲学部副主任、一级研究员刘跃进,西北大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八届学科评议组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
2023年5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文艺评论家协会、内蒙古作家协会、包头市文联主办,包头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包头市作家协会、《鹿鸣》杂志社承办的“呦呦鹿鸣包头散文创作研讨会”在包头举办。会议探讨包头散文创作的成绩与特征。我们李旺老师参会,作了题为《许淇散文的现代主义特质》的报告
2023年5月6日下午,由内蒙古元代文学学会、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主办的“元代多族文人交流与文化交融经典案例发掘与研究高端学术分享会”在宾悦大酒店成功召开。会议由太阳成集团tyc122cc魏永贵教授主持,自治区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乌恩奇,自治区社科联社团管理与社科评奖部部长薛瑞冬,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社科处处长达胡白乙拉,122大阳城集团网站特聘教授、内蒙古元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查洪...
2023年5月5日,我们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廖可斌教授为广大师生带来了题为“解读古代诗文的方法——以柳永《望海潮》为例”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由我们副院长刘志中老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及学生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廖可斌教授首先指出欣赏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从个人、社会、国家和民族等方面陈述了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对培养人的健康心智与健全人格、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提高民族凝聚力与竞争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积极作...
2023年5月4日14:30,太阳成集团tyc122cc举行202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期检查答辩会议,参会的评委专家老师有范云晶、葛琦、王亚伟、都翔蕤、刘国慧、石永峰,此次答辩会议共有27组项目参加,其中校级项目22项,自治区级项目1项,国家级项目4项。项目组成员正在与评委老师交流项目意见经过同学们的认真汇报和评委老师的严谨审核,共有25组项目通过中期检查。项目组成员向评委老师讲述项目进展中所遇困
5月5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曾任《文学评论》编辑部编委、编审,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学科评审专家张国星先生应邀为我们师生带来了“历史的文学与文学的历史”专题讲座,讲座由我们院长米彦青主持。张国星研究员首先指出中华文化具有多元融合、多样呈现的特点,因此不能一味套用西方文学理论。接下来他用大量例证说明中华大地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决定不同人群的生存方式...
2023年5月2日,我们教师王亚伟副教授参加了《文学遗产》辽金元诗文研究论坛(2023)暨“丝路纪行文学与文献”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遗产》编辑部、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王亚伟副教授在线分享学术论文《略迹取心:元代文人的“莲社”书写及其群体认同》,指出元代文人长期、反复吟咏“莲社”,发掘“莲社”精神,是元代文坛多元一体格局和多族文人交往交流的又一例证,也是文...
2023年4月24日,我们邀请四川外国语大学中文系谭代龙教授为研究生带来了题为“论汉语历史词汇的分层研究”前沿讲座。本次讲座由汉语系主任付建荣教授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共同聆听了本场讲座。谭教授从汉语历史词汇研究现状出发,指出核心词、常用词和词汇系统的研究中,要区分作为句子构成单位的“词”和“词”本身的构成单位,二者应分属不同层次,若不做区分,会导致逻辑上的混乱和纠缠不清的论争。谭教授认为,汉语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