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烟虽已远去,历史仍需铭记。2023年11月29日早晨,在凛冽的寒风中,太阳成集团tyc122cc刘寒娥老师和马琪老师带领2021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47名学生一同前往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寻访集宁战役历史痕迹,缅怀革命先驱历史功勋,追忆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画卷,感受红色精神。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文新院师生合影集宁战役发生在1946年到1948年之间,是解放战争史上规模最大、陈兵最广、参战将帅最多的一场战役,也是中国革命...
12月7日下午15:00,我们于学院会议室G1006B举办“如何理解‘北疆文化’与申报相关课题的思路”前沿学术讲座,邀请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原院长、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春林教授主讲。李春林教授为老师们介绍了内蒙古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价值及其路径,强调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是“担当文化使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贡献”,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
2023年12月6日,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 2023年“草原英才”工程评审结果的公示》,我们院长米彦青教授领衔的“元明清蒙汉文学交歌文献整理与研究”创新创业团队入选2023年“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创新创业团队入选名单,冯文开教授入选2023年“草原英才”工程滚动支持个人入选名单
2023年12月4日,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赵勇应邀来122大阳城集团网站讲座,他上午面向本科生进行了题为《现实主义与读者大众——路遥创作再思考》的精彩演讲,下午以《散文写作:为何写,写什么,如何写》为题,给文研班学员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上午10时,赵勇教授以《现实主义与读者大众——路遥创作再思考》为题,围绕“现实主义”与“读者大众”两个方面,对路遥的创作与文学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
12月1日,《当代》主编徐晨亮以“当代青年写作:落地与飞翔”为主题,为内大文研班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文学指导课。讲座伊始,徐老师从19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思潮为引子,指出不同代际的作家因处于不同的文学生态中,表现出了十分多元的发展路径。在当今信息量过分充裕的环境中,写作者更应该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成长方式。结合媒介发展与时代感受,徐老师与文研班学员探讨了几个对写作十分重要的观念问题。第一,当共同...
11月30日,《青年文学》主编张菁以“时代、文学与青年的自我表达”为主题,为内大文研班上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张菁老师结合作品,提出了三个非常重要的写作观念。第一,作者的认知与思考。写作需要不断沉淀,要通过足够的生活阅历,以及对作品多次的修改,才能将充沛的情感与节制的笔法兼容在一个文本里。第二,逻辑与常识。作品人物需要在具体情景里表现出符合日常逻辑的言行,而不能想当然地出现有悖于常规的反应,这考验的...
11月20日上午,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教务处副处长王鑫、我们院长米彦青、党委书记张丽萍、副院长刘志中、鄢冬等一行访问复旦大学中文系、新闻学院,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复旦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岳娟娟、副书记傅骏、副主任段怀清、孙晓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张涛甫、党委书记陆柳、副院长陈建云及其他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中文系、新闻学院对我们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同时详尽介绍了复旦大学相关学科的办学经验...
2023年11月27日,我们教师王书斌参加了由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与清华大学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亚洲明星/名人研究国际研讨会”(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Asian Stardom and Celebrity Conference),在会上进行了题为《作为跨文化传播中介的海外网络微名人研究——一种网络化身体视角下的媒介展演》 (Overseas Internet Micro-celebrities as Intercultural Mediators:the Way of Online Performance under Net...
2023年11月24日,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科技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黄河‘几’字弯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承保护利用”项目推进会在呼和浩特宾悦大酒店召开,由项目组和北疆民族语言文化交融与传播中心主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协办。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数字资源中心负责人彭宏、项目管理处副处长毕传龙、博士后王春晓、博士后侯小刚,内蒙古沃达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宝力格,以及项目组负责人...
夕阳西下,余霞成绮,大漠如波,汽车穿行在毛乌素沙地腹部的蜿蜒公路上。转弯处,一轮火红落日镶嵌在茫茫大漠的地平线,把整个沙地染上一层金色。初冬的毛乌素沙地,无数道沙砾涌起的褶皱如凝固的波涛,一直延伸到天际。行进在这片沙地上的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新闻系师生被一番景象震撼:方格沙障如恢恢大网,将流动的沙丘牢牢固定。大家不仅惊叹于日落大漠、沙障遍野的奇观,还有这背后乌审人世世代代在沙窝窝里提着铁锹、扛着锄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