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兰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李利芳应邀来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为自治区第十二期文研班授课。
李老师以其专著《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道路的历史与理论研究》为框架,展示了大量史料与研究资料,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百年来的现代化进程。以时间为线索,她按照五个历史阶段进行了精彩讲述。

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期“科学起步”时“为儿童带来乐趣的文学”。李老师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源头讲起,指出“儿童文学”的起点应当是“儿童”而非“文学”,而“为儿童”关于人之主体性的强调,正是古代中国与现代中国之差别。她同时分析了现代文学初期作家们如何以“科学”与“趣味”的关怀关注儿童的精神需求,以及如何为他们带来阅读的快乐。
第二阶段是确立“以儿童为本位”的时期,以周氏兄弟为代表的文学译介与理论话语,确立了现代中国的“儿童本位”观,她指出,这一阶段的儿童文学逐渐从成人的附庸中脱离,成为服务于儿童自身心理与认知发展的新型教育材料与精神食粮。
第三阶段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向社会现实的“走向革命”的儿童文学。李老师特别分析了革命与战争年代的儿童文学如何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如何承担起反映社会现实、传播革命思想的社会功能。
第四阶段是五六十年代强化意识形态功能的儿童文学。李老师指出,中国儿童文学从诞生伊始,便与一个民族的觉醒与独立密切相关。

第五阶段是新时期以来回归文学本位、面向未来的“解放”的儿童文学。此时期的儿童文学从狭隘机械的教育功能中解放出来,从不同年龄的小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欣赏趣味出发,朝着尊重儿童天性、解放儿童心灵的方向迈进,也承载了无限可能。
李老师的讲授史料翔实、高屋建瓴,不仅清晰勾勒出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现代化道路的发展脉络,而且引发了学员对儿童文学本质、功能与未来发展的思考。在对文研班学员的作品进行评点之后,讲座在师生的热烈互动中圆满结束。